宝宝持续发热一周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系统反应、川崎病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补液支持、对症治疗等方式处理。
幼儿急疹等自限性病毒感染是常见原因,建议家长保持室温适宜,使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
中耳炎或尿路感染可能导致持续发热,家长需观察是否伴随耳痛、排尿哭闹,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疫苗接种后或幼儿急疹恢复期可能出现低热,家长需保证水分摄入,适当减少衣物散热,必要时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避免擅自使用激素类药物。
持续发热伴眼结膜充血、草莓舌需警惕该病,家长应立即就医,治疗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双嘧达莫片等药物预防冠状动脉病变。
保持宝宝清淡饮食,选择米粥、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发热期间每2小时监测体温,出现抽搐或精神萎靡需急诊处理,所有药物使用须严格遵循儿科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