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退烧药,家长需注意药物剂量与用药间隔,避免重复用药或过量服用。
适用于3个月以上患儿,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常见剂型包括混悬滴剂、口服溶液、栓剂。
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剂型涵盖混悬液、颗粒剂、缓释片,用药后需监测胃肠道反应。
仅限12岁以上儿童使用,需警惕瑞氏综合征风险,剂型包括肠溶片、泡腾片、咀嚼片。
家长可用温水擦浴颈部腋窝,保持室温25℃左右,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等刺激性降温方式。
家长需少量多次喂服补液盐或温开水,观察排尿量与精神状态,防止脱水加重发热。
家长应每4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38.5℃以下优先物理降温,持续高热需及时复诊。
家长需避免联合使用退烧药,禁用尼美舒利、安乃近等儿童禁忌药物。
反复发热超过3天或伴随皮疹抽搐,家长应立即就医明确感染源。
发热期间提供米粥、果蔬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代谢负担。
儿童发热期间家长应保持居室通风,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体温正常24小时后可恢复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