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近视度数增长可能由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良、眼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眼方式、药物治疗、手术矫正等方式干预。
部分人群存在近视遗传易感性,成年后仍可能持续进展。建议定期检查眼轴长度变化,必要时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等药物控制进展。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环境光线不足等会导致调节痉挛。应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可配合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视疲劳。
可能与圆锥角膜、青光眼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骤降、视物变形。需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确诊,严重者需行角膜交联术或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甲亢等代谢性疾病可能加速近视发展。需控制原发病,定期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必要时采用视网膜光凝治疗。
建议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叶黄素的食物,避免在移动交通工具上使用电子设备,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验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