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性乳痈不治疗可能发展为乳腺炎、乳房脓肿、乳腺导管扩张症或慢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等疾病,症状从局部红肿逐渐进展为化脓性感染甚至组织坏死。
早期表现为乳房胀痛和硬结,可能伴随低热。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细菌感染,需使用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红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炎症持续会导致脓液积聚,形成波动性肿块,需穿刺引流或手术切开,并配合克林霉素、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控制感染。
反复炎症刺激导致导管结构破坏,出现乳头溢液和乳房变形,严重时需行病变导管切除术,配合乳癖消片、逍遥丸等中成药调理。
长期慢性炎症诱发免疫异常反应,形成质硬肿块易误诊为肿瘤,需病理确诊后采用糖皮质激素或甲氨蝶呤等免疫调节剂治疗。
建议出现乳房红肿热痛症状时尽早就医,治疗期间避免挤压患处,保持乳头清洁并穿戴透气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