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中耳炎高发可能由游泳进水、空调冷热刺激、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温度骤变、抗生素治疗、抗过敏药物等方式缓解。
游泳时耳道进水破坏酸碱平衡,导致外耳道皮肤屏障受损。建议家长及时用棉签吸干孩子耳廓水分,避免掏耳损伤。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
冷热交替导致咽鼓管功能紊乱,引发鼓室内负压。家长需避免让孩子直面空调风口,温差较大时可咀嚼口香糖帮助咽鼓管开放。伴随耳鸣时可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改善通气。
高温潮湿环境加速金黄色葡萄球菌繁殖,可能与掏耳工具污染或免疫力下降有关,常见耳痛伴脓性分泌物。需进行耳内镜检查,严重者可选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口服抗生素。
泳池消毒剂或尘螨诱发变态反应性中耳炎,多伴随耳闷及听力下降。除避开过敏原外,可联合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黏膜水肿。
夏季建议控制游泳时长,出水后倾斜头部单脚跳排出残水,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出现持续耳痛或发热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