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低烧可通过抗组胺药物、鼻腔冲洗、环境控制和退热治疗等方式缓解。过敏性鼻炎通常由过敏原暴露、免疫反应异常、继发感染或炎症加重等原因引起。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可阻断组胺受体,缓解鼻痒和喷嚏。低烧时需监测体温,若超过38℃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能清除过敏原和分泌物。合并低烧可能与鼻腔黏膜屏障受损有关,需避免用力擤鼻导致中耳炎。
减少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接触。持续低烧需排查是否合并鼻窦炎,表现为黄脓涕和面部胀痛。
体温低于38.5℃以物理降温为主。过敏性鼻炎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出现持续低烧,需医生评估是否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保持室内湿度40%-60%,避免冷空气刺激。若低烧持续3天以上或出现头痛、脓涕等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