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炎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液治疗、药物治疗、住院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由感染性因素、喂养不当、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
母乳喂养婴儿需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改用无乳糖配方。少量多次喂养减轻胃肠负担,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轻中度脱水使用口服补液盐预防电解质紊乱,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补液量根据体重和脱水程度计算,家长需密切观察尿量变化。
细菌性肠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病毒性肠炎无须抗菌治疗。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双歧杆菌制剂帮助恢复菌群平衡。
出现持续高热、血便、精神萎靡或严重脱水时需住院,通过静脉营养支持、心电监护等综合治疗。早产儿或合并基础疾病者更需及时住院。
家长需注意奶瓶消毒、勤换尿布防止红臀,记录每日排便次数和性状,发现异常及时复诊。恢复期可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