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36天服用黄体酮后仍出现阴道流血,可能与黄体功能不足、胚胎发育异常、宫颈病变或先兆流产等因素有关,需结合超声检查及血HCG水平综合评估。
孕早期黄体酮分泌不足可能导致子宫内膜不稳定,即使补充外源性黄体酮仍可能突破性出血。建议监测孕酮水平,调整黄体酮剂量,可选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或黄体酮注射液。
染色体异常或胚胎停育时,补充黄体酮无法阻止自然淘汰过程。可能伴随血HCG上升缓慢或下降,超声可见孕囊形态异常。需通过超声复查明确胚胎活性。
宫颈息肉、糜烂等病变在孕期血管增生时易接触性出血。表现为鲜红色血液且与腹痛无关,可通过妇科检查确诊。孕期一般选择保守观察。
子宫收缩导致蜕膜出血,常伴阵发性下腹痛。需绝对卧床并加大黄体酮用量,必要时使用间苯三酚抑制宫缩。若出血持续需排除难免流产。
建议立即就医复查超声,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外阴清洁,记录出血量和颜色变化,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