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是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可能由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损伤、胆管阻塞、遗传代谢缺陷等原因引起。
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新生儿溶血病或自身免疫性溶血,表现为皮肤黄染伴贫血。可通过光疗、输血或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包括泼尼松、免疫球蛋白、苯巴比妥。
肝炎或肝硬化导致肝细胞摄取转化胆红素障碍,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伴转氨酶异常。需保肝治疗,药物可选择谷胱甘肽、水飞蓟素、甘草酸二铵。
胆结石或肿瘤压迫胆管引起直接胆红素排泄受阻,出现陶土色粪便和皮肤瘙痒。需手术解除梗阻或ERCP引流,药物可用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茴三硫。
吉尔伯特综合征等基因缺陷导致胆红素结合酶缺乏,表现为间歇性黄疸。通常无须特殊治疗,急性期可选用苯巴比妥、考来烯胺、乳果糖。
患者应避免高脂饮食和酒精摄入,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持续黄疸或腹痛需及时就医评估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