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感染可能表现为高烧或低烧,具体发热程度与病原体类型、个体免疫状态等因素相关,常见发热模式有持续低烧、间歇高烧、骤升骤降等。
病毒感染多引起38-39℃中低烧,如流感病毒;细菌感染易导致39℃以上高烧,如肺炎链球菌感染。
儿童免疫系统活跃常出现39℃以上高烧;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多表现为37.5-38.5℃低烧。
呼吸道感染常见39-40℃高热;泌尿系统感染多伴38℃左右低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出现双相热型。
初期多为37.3-38℃低烧,随着炎症进展可发展为39℃以上高烧,严重脓毒症时可能出现体温不升。
建议感染期间每日监测体温变化趋势,记录发热伴随症状如寒战、头痛等,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维持水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