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丝菌病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可以适度进行瑜伽,但需避免皮肤摩擦和过度出汗。瑜伽对免疫调节有帮助,但具体实施需结合感染控制情况、皮肤损伤程度、运动强度适应性及医生评估等因素调整。
急性期皮肤溃疡未愈合时禁止瑜伽,可能加重真菌扩散。需待抗真菌治疗(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碘化钾溶液)起效且皮损结痂后再考虑低强度活动。
病变位于肢体接触部位时,瑜伽垫需消毒并覆盖无菌敷料。避免高温瑜伽或长时间压迫皮损区,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以冥想、呼吸练习等静态动作为主,避免流瑜伽或阿斯汤加等高强度流派。淋巴引流型体式如仰卧束角式可能有助于减轻局部肿胀。
开始前需经感染科医生评估血清学指标和皮损状态。运动中如出现病灶红肿热痛或新发皮疹,应立即停止并复查。
建议选择透气瑜伽服,运动后及时清洁患处。合并免疫缺陷者需谨慎,优先完成3-6个月规范抗真菌疗程后再逐步恢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