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出现远视可能由眼球发育未成熟、遗传因素、用眼环境不当、先天性眼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视力筛查、屈光矫正、环境调整等方式干预。
婴幼儿眼球前后径较短,屈光系统未完全发育,属于生理性远视。建议家长定期进行视力筛查,避免过早接触电子屏幕,保证每天户外活动时间。
父母存在高度远视或屈光不正时,孩子遗传概率较高。家长需在6月龄后定期到眼科检查,若远视度数超过300度需考虑配戴矫正眼镜。
长期近距离视物或光线不足可能导致调节性远视。家长需保持阅读距离30厘米以上,提供充足照明,每20分钟引导孩子眺望远处。
可能与先天性白内障、眼球震颤等疾病有关,通常伴随畏光、眼球抖动等症状。需进行散瞳验光检查,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滴眼液、环喷托酯等散瞳药物。
日常可多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泥、南瓜糊,避免强光直射眼睛,若远视度数持续增长或伴随斜视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