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低烧不退可能与胆汁淤积、细菌感染、胆囊壁缺血坏死、胆总管梗阻等因素有关,需通过抗感染治疗、胆囊引流或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胆囊收缩功能障碍导致胆汁滞留,刺激胆囊壁引发无菌性炎症反应,出现37.5-38℃低热。建议低脂饮食,必要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茴三硫片等利胆药物。
大肠杆菌或克雷伯菌感染胆囊时释放内毒素,引起持续低热伴右上腹痛。需静脉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氯化钠等抗生素,感染控制后体温可逐渐恢复。
胆囊壁缺血坏死时组织崩解产物吸收致热,体温波动在38℃左右,多伴随腹膜刺激征。急诊行胆囊切除术是根本治疗手段,术后配合头孢曲松抗感染。
结石或肿瘤压迫胆总管引发胆管炎,表现为弛张热合并黄疸。需ERCP取石或支架置入解除梗阻,严重者需剖腹探查,同时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控制感染。
胆囊炎患者应避免高胆固醇食物,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72小时发热未缓解或出现寒战需立即复查血常规及腹部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