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发作时雾化治疗后仍喘息可能由药物选择不当、雾化操作不规范、合并感染、气道高反应性未控制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药物方案、优化吸入技术、抗感染治疗、联合控制药物等方式改善。
单纯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可能无法有效控制炎症,需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混悬液,或添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
儿童患者常见咬嘴位置偏移或呼吸节律不协调,家长需确保面罩紧密贴合,指导患儿缓慢深呼吸,每次雾化时间应持续10-15分钟。
细菌或病毒感染会加重气道炎症,可能与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有关,表现为发热、脓痰,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后使用阿奇霉素等抗感染药物。
严重病例存在气道重塑,表现为夜间喘息加重,需长期使用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复合制剂,必要时口服泼尼松冲击治疗。
建议家长记录喘息发作诱因及频率,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定期清洗空调滤网,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复查肺功能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