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是肠道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类型包括感染性肠炎、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症状主要表现为早期腹痛腹泻、进展期发热脱水、终末期电解质紊乱。
早期多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伴随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稀水样或黏液便,可能与饮食不洁、病原体感染有关。
病情进展可出现低热或高热,因腹泻导致体液丢失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表现,需警惕细菌性痢疾等严重感染。
重度腹泻可能引发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呼吸深快,常见于轮状病毒肠炎或慢性肠炎急性发作。
部分患者出现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感,提示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非感染性肠炎,需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急性肠炎患者建议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高脂高纤维饮食,若出现持续呕吐、意识改变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