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甲型肝炎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病情描述:
同事得了甲肝,害怕我也得病,甲型肝炎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刘淑娥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食用水果、生菜等果蔬类食品时一定要清洗干净,吃剩的食物要储存在冰箱中,并且再次食用前应充分加热。尤其是加工食品时要注意高温加热,一般情况下,加热100℃一分钟就可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对一些自身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
  • 杜晓菲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注意消灭苍蝇、蟑螂等害虫,避免疾病的媒介传播。不要到没有卫生许可证,服务人员没有健康证,卫生设施不全的小型餐馆或路边流动摊贩处就餐。接种甲肝疫苗,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甲肝的发生和暴发流行。出现体温升高并伴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的人,应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诊,以便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相关文章
埃博拉会不会通过说话传播
埃博拉不会通过说话传播。目前研究发现的埃博拉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是接触传播,包括与感染者进行皮肤接触或密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唾液、分泌物、排泄物或污染物等,才可能被感染。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进行传播,不会通过空气、水和食物进行传播,当与感染者面对面说话时,除非对方口中喷出的唾液沫进入了你的口腔、鼻腔、眼睛或破损皮肤内,才能实现病毒的传播。
埃博拉病毒预防措施
预防埃博拉病毒,尽量不要直接接触感染者及其衣物。如果感染者体液喷溅,需立即闭上眼睛,并做好衣物消毒处理。患者恢复后还需禁欲3个月,防止病毒扩散。 1.预防接触:埃博拉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进行传播及扩散,照看病人的家属和医护人员感染风险较高,任何人接触感染者时,都处于危险境地,所以在做基本治疗,或接触病人时,都需要穿上防护服。 2.预防感染源入眼:如不小心沾到感染者体液,需立即使用肥皂水、酒精将其冲洗。若进入眼内,感染风险较高,在患者出现液体喷溅时,需及时闭眼睛。 3.衣物消毒处理: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可出现多部位大出血症状,可从眼睛、嘴巴、耳朵、鼻子等部位有血液渗出,包括其他呕吐物、粪便和体液都会污染衣物。感染者衣物需尽快烧掉,并采用专业设备净化处理,以免加大病毒传播及扩散。 4.预防性生活:埃博拉患者康复后不会传播病毒,但病毒可在精液中存活3个月或以上,患者需禁欲3个月以上。
埃博拉病毒会死吗
埃博拉病毒致死率较高,可高达50%-90%左右,病发时会导致人体多脏器出血、损伤,治愈率较低。 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在50%-90%左右,治愈率为10%左右,埃博拉病毒是通过感染人体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来使细胞分泌大量组织因子,并激活体内大量凝血酶原,导致人体血管凝血功能紊乱、堵塞,造成其他淋巴细胞凋亡。 埃博拉病毒能够具有针对性的损伤人体免疫系统和多类内脏器官,造成的损伤性强,且死亡风险高。
埃博拉病毒的死亡率是多少
埃博拉病毒潜伏期在2-21天左右,致死率则在50%-90%左右,主要通过直接、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分泌物、污染物等传播。 埃博拉病毒属于动物源性传染病,可引起出血热,其病毒性质与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致死率更是高达50%-90%。能够通过感染者的体液、分泌物,如粪便、尿液、呕吐物、腹泻物、血液等,或通过直接接触患者,造成病毒传播。 一般在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不会立即发病,会潜伏2-21天左右发病,感染8-10天为病情危重阶段,可能会出现体内外出血症状,从鼻腔、口腔内出血,并伴随皮肤出血性水泡,危害性较大。
艾滋病患者的CD4细胞是多少才算正常
正常人CD4细胞数目大于600/mm^3,艾滋病患者也应大于600/mm^3,若小于200/mm^3,说明已进入艾滋病期。 CD4细胞属于细胞表面蛋白分子,存在于T细胞、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正常人CD4细胞数目大于600/mm^3,艾滋病患者CD4细胞数也应大于600/mm^3才属于正常。 若艾滋病患者不经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并攻击CD4细胞,会导致CD4细胞持续下降,小于200/mm^3则表示进入艾滋病期,严重者可降低至0/mm^3,危害个人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