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痢疾脓血便可能由志贺菌感染、肠道黏膜损伤、炎症反应加剧、毒素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补液支持、肠道黏膜保护剂、对症止血等方式干预。
志贺菌侵入结肠黏膜后释放内毒素,导致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治疗需选用敏感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
病原体直接破坏肠黏膜屏障,形成浅表溃疡出血。建议使用蒙脱石散等黏膜保护剂,配合益生菌调节菌群,严重时需禁食减轻肠道负担。
中性粒细胞浸润释放蛋白酶,加重组织坏死和毛细血管渗出。需控制炎症反应,可短期使用小檗碱或美沙拉嗪,避免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出血。
志贺菌毒素引起肠壁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形成血便。除病原治疗外,可静脉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必要时输注血浆。
发病期间建议采用低渣流质饮食,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至低纤维软食,避免摄入乳制品及刺激性食物,注意便后清洁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