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发烧可能由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炎症介质释放、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退热药物、补液支持、并发症预防等方式缓解。
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黏膜后大量复制,直接损伤细胞并释放毒素。体温升高是机体清除病毒的防御机制,需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阻断病毒扩散。
免疫系统识别病毒后释放白细胞介素-1等致热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发热不适。
受感染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物质,导致血管扩张和代谢加快。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具有抗炎作用,配合物理降温可加速退热。
流感后继发细菌性肺炎或中耳炎时会出现再次发热,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有关。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
发热期间应多饮温水,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液体摄入,选择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3天未退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