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可能罹患青光眼,但概率低于中老年人,主要诱因包括遗传因素、高度近视、眼外伤史、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等。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直系亲属患病,建议20岁起定期眼压检查。可遵医嘱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如拉坦前列素、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碳酸酐酶抑制剂如布林佐胺。
近视超过600度可能导致视神经结构异常,需每半年检查视野及视盘。急性发作时可使用高渗脱水剂如甘露醇、拟胆碱药如毛果芸香碱。
眼球钝挫伤可能引发房角后退继发青光眼,外伤后需监测眼压5年以上。治疗可选用α2受体激动剂如溴莫尼定、激光小梁成形术。
长期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诱发激素性青光眼,表现为眼压渐进性升高。需停用激素并更换为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用眼,控制咖啡因摄入量,40岁以下高风险人群每年应进行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