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水引流存在引发气胸的风险,但概率较低。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操作技术失误、患者肺组织粘连、基础肺部疾病及引流管位置异常。
穿刺角度或深度不当可能损伤胸膜,导致气体进入胸腔。规范操作流程、超声引导可降低风险,必要时需行胸腔闭式引流。
既往胸膜炎或结核患者易发生胸膜粘连,分离粘连时可能造成肺损伤。术前影像评估至关重要,轻度气胸可观察吸氧处理。
肺气肿、肺大疱患者肺组织脆弱更易破裂。需控制原发病,少量气胸可使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促进肺复张。
导管尖端误伤肺实质或持续负压吸引导致肺泡破裂。调整导管位置后,严重气胸需行胸腔镜手术修补。
术后应监测血氧及呼吸音变化,避免剧烈咳嗽或突然体位改变,发现胸闷气促需立即复查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