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治疗难度较大,但通过规范管理可控制病情。治疗难度主要与神经损伤程度、继发感染风险、角膜修复能力及基础疾病控制情况有关。
三叉神经损伤导致角膜感觉丧失是核心病因,神经营养药物如鼠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可促进修复,严重者需考虑眼睑缝合术保护角膜。
角膜暴露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预防,合并感染时加用伏立康唑等抗真菌药物。
角膜上皮缺损需人工泪液保持湿润,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愈合,顽固性溃疡可能需羊膜移植或角膜移植。
糖尿病等基础病会加重神经病变,需控制血糖血压,联合神经内科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行面神经减压术改善功能。
患者需长期使用角膜保护剂,避免揉眼等机械刺激,定期眼科复查监测角膜状态,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