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腹泻症状,主要与病原体持续作用、药物副作用、肠道菌群紊乱、治疗不彻底等因素有关。
志贺菌未完全清除时仍会刺激肠黏膜,表现为黏液脓血便。需继续规范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并补液预防脱水。
部分抗生素可能引发肠道反应。若腹泻加重伴皮疹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可配合蒙脱石散等肠道黏膜保护剂缓解症状。
抗生素使用可能导致肠道益生菌减少。治疗后期可遵医嘱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微生态制剂,帮助恢复肠道功能。
过早停药易导致细菌耐药性。应完成全程抗菌治疗,复查大便培养确认病原体转阴,避免转为慢性痢疾。
治疗期间建议进食低渣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手卫生及餐具消毒,腹泻严重时需监测电解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