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结核可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清除病灶、营养支持治疗、局部穿刺抽脓等方式治疗。胸壁结核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结核扩散、胸壁外伤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一线抗结核药物可有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需遵循早期联合规律全程用药原则,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对于形成冷脓肿或窦道的患者,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及受累肋骨,术后需持续抗结核治疗6个月以上,手术适应证包括脓肿直径超过3厘米或药物治疗无效。
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每日应保证足够热量摄入,营养不良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并延缓病灶愈合。
对于局限性脓肿可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抽脓,同时注入抗结核药物,该方法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或脓肿初期阶段。
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病灶变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胸壁损伤,出现发热或脓液渗出需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