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5%,实际发病率受到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用药史、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胃息肉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增高,可能与胃黏膜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息肉的重要诱因,感染后胃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易导致息肉形成。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改变胃内环境,增加胃息肉发生的风险。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患者胃息肉发病率显著增高,这类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发现胃息肉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度饮酒和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