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男性通常仍具备生育能力,但生育概率会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主要与精子质量下降、性激素水平变化、慢性疾病影响、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男性45岁后睾丸生精功能减退,精子DNA碎片率升高可能导致受孕困难。建议通过精液分析评估,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左卡尼汀、维生素E或辅酶Q10改善精子质量。
睾酮水平每年下降约1%,可能影响性欲和勃起功能。表现为晨勃减少或性活动频率降低,可通过激素替代治疗改善,但需排除前列腺癌风险。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控制基础疾病是关键,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可作为辅助治疗。
长期吸烟、酗酒或肥胖会加速生育能力衰退。建议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增加锌元素和抗氧化物质摄入,规律锻炼有助于改善生殖健康。
备孕前建议夫妻双方共同进行生育评估,男性需重点检查精液质量和性激素水平,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