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可能由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导管相关感染、胆道感染等原因引起,需通过抗生素治疗、感染源控制、支持治疗等方式干预。
肺炎克雷伯菌常定植于呼吸道,当免疫力下降或存在慢性肺病时可能引发肺炎,进而导致菌血症。治疗需使用头孢曲松、厄他培南等敏感抗生素,同时处理肺部原发感染灶。
留置导尿管或尿路结构异常易引发该菌上行感染,可表现为发热、腰痛。治疗需更换导尿管并使用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必要时进行尿路梗阻解除。
中心静脉导管等医疗器械污染是该菌入血的重要途径,需立即拔除导管并送培养。经验性治疗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根据药敏调整用药方案。
胆结石或胆道支架置入后可能继发该菌感染,典型表现为黄疸伴寒战高热。除使用美罗培南等强效抗生素外,需通过ERCP或PTCD进行胆道引流。
预防需加强院内感染控制,高危患者避免长期留置导管,出现持续发热等感染征象时应及时血培养检查并规范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