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膜部瘤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封堵术、外科手术切除、定期随访观察等方式治疗。室间隔膜部瘤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创伤性损伤、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对于无症状或瘤体较小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地高辛改善心功能等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适用于瘤体位置明确的患者,通过导管置入封堵器封闭瘤体开口。该方式创伤小,但可能发生封堵不全或器械移位等并发症。
瘤体较大或合并严重分流时需开胸手术,直接切除瘤体并修补室间隔缺损。手术风险包括出血、传导阻滞等,需严格评估指征。
无症状且瘤体稳定的患者需每6-12个月复查心脏超声,监测瘤体变化及心功能状态,及时发现病情进展。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控制血压和感染风险,术后需遵医嘱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