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膜性肠炎大便特征主要表现为水样便、黏液便、血便及恶臭味,严重时可出现脱落的伪膜碎片。该症状通常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需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
早期常见大量水样腹泻,每日可达10次以上,与艰难梭菌毒素导致肠道分泌亢进有关。治疗需停用诱发抗生素,使用甲硝唑、万古霉素或非达霉素等药物。
粪便中混有蛋清样黏液,因肠黏膜杯状细胞过度分泌所致。可口服益生菌调节菌群,严重时需静脉补液防止电解质紊乱。
进展期可能出现血性腹泻,提示肠黏膜糜烂出血。需检测粪便潜血及血常规,必要时行结肠镜检查评估黏膜损伤程度。
终末期粪便中可见黄白色膜状物,为坏死上皮与纤维蛋白渗出形成的伪膜。出现此征象需住院治疗,警惕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
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变化,出现发热或腹痛加剧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