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状角质松解症不具有传染性。该病属于局部角质层异常剥脱性疾病,主要与长期潮湿环境刺激、多汗症、细菌定植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足底或手掌出现环状凹陷性皮损。
窝状角质松解症由微细棒状杆菌等皮肤常驻菌群过度繁殖引起,细菌分泌蛋白酶溶解角质蛋白导致特征性坑状皮损。
长期穿不透气鞋袜、手足多汗、热带潮湿环境等可促进细菌增殖,但不会通过接触传染给他人。
需与足癣等真菌感染性疾病区分,后者具有传染性且伴随脱屑瘙痒,可通过真菌镜检明确诊断。
局部使用克林霉素凝胶、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药物,严重者可配合尿素软膏促进角质修复。
保持患处干燥清洁,选择透气鞋袜并定期更换,避免共用修脚工具即可有效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