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治疗可能引起脑出血,但概率较低。溶栓相关脑出血主要与血管脆弱性、药物剂量、治疗时间窗、基础疾病控制等因素有关。
高血压或脑血管淀粉样变患者血管壁结构异常,溶栓药物可能突破脆弱血管导致出血。需严格控制血压低于180/100mmHg,出血后立即停用溶栓药并使用氨甲环酸、维生素K、新鲜冰冻血浆止血。
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超量使用会过度激活纤溶系统。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出血后可采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化效应。
超过4.5小时静脉溶栓会显著增加出血转化风险。时间窗内治疗可降低风险,出血后需紧急CT定位并考虑外科干预。
未控制的糖尿病、抗血小板药物使用会加剧出血倾向。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出血后可用冷沉淀物补充凝血因子。
接受溶栓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神经系统症状,避免剧烈活动,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发现头痛呕吐等出血征兆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