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伴低热可能由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肠道功能紊乱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体温37.1℃属于低热范畴,需结合流行病学史综合判断。
多因进食不洁食物导致,表现为水样便伴脐周绞痛,可口服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补液盐缓解症状,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
食用变质食物后可能出现呕吐腹泻,体温轻度升高,需及时补充电解质,必要时使用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片等抗菌药物,严重时需就医洗胃。
精神紧张或饮食不当可能诱发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伴腹部不适,可服用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部分感染者早期出现消化道症状,若14天内有疫区接触史或聚集性发病,需进行核酸检测,确诊后需隔离治疗并使用连花清瘟胶囊等抗病毒药物。
建议记录排便性状变化,每日监测体温三次,若出现呼吸困难或持续发热需立即至发热门诊排查,居家期间注意补充淡盐水和易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