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鼻囊肿无须手术治疗,体积较小且无症状者可定期观察,手术指征主要有囊肿感染、持续鼻塞、面部压迫感、反复鼻出血。
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和发热,需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左氧氟沙星,感染控制后评估是否需引流。
囊肿阻塞鼻腔通气引发缺氧症状,可先尝试鼻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或丙酸氟替卡松,无效者考虑鼻内镜手术。
囊肿增大导致颌面部胀痛或牙齿移位,CT显示骨质吸收者需行鼻窦开放术或囊肿切除术缓解压迫症状。
囊肿侵蚀血管引发出血,保守治疗无效时建议电凝止血联合囊肿摘除术,术后需病理检查排除肿瘤性病变。
术后避免用力擤鼻及剧烈运动,定期鼻内镜复查,合并过敏性鼻炎者需同步控制过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