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主要与心肌顺应性下降、心室充盈受限、神经内分泌激活及能量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心肌纤维化或肥厚导致心室壁僵硬度增加,舒张期主动松弛能力减弱,可能与长期高血压、心肌缺血等基础疾病相关,需通过控制原发病及使用改善心肌重构药物干预。
心包疾病或心室相互作用异常限制心室充盈,常见于缩窄性心包炎或右心压力负荷过重,需针对病因行心包剥离术或减轻容量负荷治疗。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促进水钠潴留和心肌纤维化,表现为血浆BNP水平升高,需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醛固酮拮抗剂调控。
心肌细胞钙离子处理障碍和线粒体功能失调导致舒张期主动耗能过程受损,常见于糖尿病心肌病,需通过优化血糖管理及改善能量代谢药物调节。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心脏功能,限制钠盐摄入并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出现气促或水肿症状应及时心内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