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内白色物质可能是脓液或新生肉芽组织,具体区分需结合渗出物性状、疼痛程度、周围皮肤状态等特征判断。
脓液多呈黄白色粘稠状,伴有明显异味,伤口周围红肿热痛,触碰时疼痛加剧,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需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并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治疗。
新生肉芽呈淡粉色或浅白色,质地柔软湿润,表面呈颗粒状,触碰易出血但无剧烈疼痛,属于正常愈合过程,可使用生理盐水清洁后覆盖凡士林纱布保护。
伤口愈合初期可能出现白色网状纤维蛋白,属于炎症反应正常产物,通常无脓性分泌物,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即可,避免强行撕除。
白色干痂伴恶臭可能为坏死组织,需由医生清创处理,不可自行剥离,严重感染时需配合口服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
每日观察伤口变化,出现持续渗液、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恢复期避免抓挠并保持局部透气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