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正下方皮下硬疙瘩可能由淋巴结炎、皮脂腺囊肿、甲状腺结节、脂肪瘤等原因引起,需结合触诊和影像学检查明确性质。
口腔或咽喉感染可能导致下颌淋巴结肿大,触诊质地较硬且伴压痛。建议抗感染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罗红霉素等药物。
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囊性肿物,质地坚韧且与皮肤粘连。较小囊肿可观察,继发感染时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药,严重者需手术切除。
甲状腺内异常增生组织,位置较深时仅能触及硬块。需超声检查评估性质,可疑恶性结节需细针穿刺活检,良性结节可服用左甲状腺素钠调节。
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触诊柔软有弹性。直径小于1厘米无须处理,增大或影响外观时可手术切除,通常无须用药。
避免反复触摸刺激肿块,若硬疙瘩持续增大、伴有疼痛或皮肤发红,应及时至普外科或内分泌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