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发烧体温38-39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电解质、药物退热、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中暑通常由高温暴露、体液丢失、体温调节失衡、基础疾病加重等原因引起。
脱离高温环境,用湿毛巾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使用冰袋冷敷额头,避免直接用冰接触皮肤。体温超过38.5度时可重复进行。
少量多次饮用含盐的凉开水或口服补液盐,帮助恢复水电解质平衡。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有呕吐或意识模糊,出现异常立即送医。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退热药物可遵医嘱使用,避免同时服用多种退热药。中暑伴随头痛或肌肉痉挛时可配合使用。
若体温持续超过39度或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可能与热射病等严重情况有关,需立即送急诊处理。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更需警惕器官损伤。
恢复期间保持凉爽通风环境,避免剧烈活动,可适量食用西瓜、绿豆汤等清热食物。建议高温天气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做好防晒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