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可能由志贺菌感染、饮食不洁、免疫力低下、慢性胃肠疾病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热、腹痛、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志贺菌是主要致病菌,通过粪口传播感染肠道黏膜。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同时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
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导致病原体侵入。发病后应禁食生冷油腻,采用流质饮食,必要时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HIV感染者、婴幼儿等群体易发生重症感染。除抗感染治疗外,需加强营养支持,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炎症性肠病患者合并感染时症状更严重。治疗需在控制原发病基础上联合抗生素,严重者需住院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患者应严格隔离至症状消失,餐具煮沸消毒,便后规范洗手。恢复期逐步过渡到低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