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膜炎通常由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感染引起,少数情况下可能与EB病毒或流感病毒有关。
肠道病毒是病毒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者可能出现发热、头痛、颈部僵硬等症状。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均可引起脑膜炎,多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抗病毒治疗可选择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药物。
该病毒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复发感染可导致带状疱疹和脑膜炎,特征为皮肤疱疹伴神经痛。治疗推荐阿昔洛韦、溴夫定、膦甲酸钠等抗病毒药物。
腮腺炎病毒感染除引起腮腺肿大外,还可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膜炎,表现为腮腺肿痛伴脑膜刺激征。目前以对症治疗为主,必要时可使用免疫球蛋白。
预防病毒性脑膜炎需注意手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出现持续头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保证充足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