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撞击症和肩周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肩峰撞击症通常由肩关节结构异常或过度使用引起,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肩周炎则多因肩关节囊炎症导致,以肩部僵硬和夜间痛为特征。
肩峰撞击症与肩关节解剖结构异常或反复上肢过顶动作有关,可能导致肩袖肌腱受压;肩周炎常因肩关节囊粘连性炎症,多与年龄增长或外伤后制动相关。
肩峰撞击症疼痛多发生于肩关节外展60-120度范围,伴特定角度活动受限;肩周炎表现为渐进性全方向活动障碍,夜间痛明显且可能放射至手臂。
肩峰撞击症可通过Neer征和Hawkins试验诱发疼痛确诊;肩周炎需结合主被动活动均受限及关节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
肩峰撞击症以纠正动作模式、关节腔注射治疗为主,严重者需肩峰成形术;肩周炎侧重关节囊松解、渐进式功能锻炼,必要时行麻醉下手法松解。
两种疾病均需避免肩部受凉,急性期减少负重活动,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长期未缓解者建议骨科专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