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异烟肼、甲氨蝶呤、他汀类降脂药等。药物性肝损伤通常与药物代谢产物毒性、个体遗传差异、长期大剂量用药、合并基础肝病等因素相关。
过量服用可导致谷胱甘肽耗竭,引发肝细胞坏死。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可进展为肝衰竭。治疗需立即停用药物,可选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通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产生肝毒性中间体,常见于用药2个月内出现乏力、厌食。需监测肝功能,异常时停用并给予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保肝治疗。
长期使用可抑制叶酸代谢导致肝纤维化,建议定期肝活检评估。出现肝损伤时需停药,补充亚叶酸钙,联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腺苷蛋氨酸注射液。
可能通过抑制辅酶Q10合成影响肝细胞线粒体功能,表现为无症状转氨酶升高。轻症可减量观察,必要时换用普伐他汀钠片等亲水性他汀,配合辅酶Q10软胶囊、硫普罗宁肠溶片。
使用上述药物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联合使用其他肝毒性药物,出现恶心、皮肤黄染等症状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