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不是HIV感染的特异性表现。脂溢性皮炎可能与马拉色菌定植、皮脂分泌异常、免疫功能紊乱、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HIV感染仅为其罕见诱因之一。
头皮和面部过度繁殖的马拉色菌可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和鳞屑。治疗可选用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等抗真菌药物。
雄激素水平升高或皮脂腺功能亢进导致油脂过多,形成鳞屑性皮疹。局部使用水杨酸制剂或弱效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症状。
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可能加重皮肤屏障损伤。HIV感染者因免疫缺陷可能合并严重脂溢性皮炎,但普通患者无须进行HIV筛查。
部分患者存在FLG基因突变导致皮肤屏障缺陷。日常需避免过度清洁,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
建议保持低糖低脂饮食,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若皮疹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消瘦等症状,需就医排除系统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