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损伤伴随胆红素升高时继续饮酒可能加重黄疸、诱发肝衰竭,主要风险包括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加重、凝血功能障碍及肝硬化进展。
酒精代谢产物乙醛直接破坏肝细胞膜,导致转氨酶和胆红素进一步升高,需立即戒酒并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护肝药物。
酒精加重肝内胆管炎症反应,使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可能引发皮肤瘙痒和陶土样便,需配合熊去氧胆酸改善胆汁淤积。
酒精抑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与高胆红素血症协同增加出血风险,严重时需补充维生素K1或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持续饮酒会激活肝星状细胞,加速纤维化进程,胆红素超过正常值3倍时可能出现肝性脑病,需限制蛋白摄入并口服乳果糖。
建议立即戒酒并完善腹部超声、肝功能等检查,饮食需严格控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0.8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