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可能引起肛门疼痛、排便异常、黏液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常见于感染性肠炎、溃疡性直肠炎、放射性直肠炎等疾病。
直肠黏膜炎症刺激可导致肛门坠胀或灼痛,排便时加重,可能与局部充血水肿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栓、氢化可的松栓、康复新液灌肠。
表现为腹泻或便秘交替,每日排便可达10次以上,粪便常带有未消化食物残渣,需警惕克罗恩病或肠结核,可选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酪酸梭菌治疗。
直肠黏膜糜烂时出现粪便表面附有鲜红血液和黏液,严重者可见脓性分泌物,需排除溃疡性结肠炎,建议使用柳氮磺吡啶、奥沙拉嗪、益生菌制剂。
炎症刺激导致持续便意但排便量少,伴随肛周不适,常见于细菌性痢疾或性病淋巴肉芽肿,需进行病原体检测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急性期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选择低渣半流质食物,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发热消瘦时应及时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