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可通过观察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胆红素水平变化及暂停母乳喂养后症状缓解情况判断,通常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喂养不足等因素有关。
母乳性黄疸多于出生后5-7天出现,晚于生理性黄疸的2-3天,早发型可在生后2-3天出现但较罕见。
黄疸持续超过2周,部分可达3-12周,血清胆红素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峰值不超过15mg/dl。
暂停母乳喂养48-72小时后胆红素水平下降超过20%,重新哺乳后胆红素可能轻度回升但不超过原水平。
需排除溶血性疾病、感染、胆道闭锁等病理性黄疸,完善血常规、肝功能、溶血筛查等检查。
母乳性黄疸患儿应保证充足喂养,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若黄疸进行性加重或伴嗜睡、拒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