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失眠可通过调整作息、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解决。失眠通常由学习压力、睡前过度兴奋、焦虑抑郁、褪黑素分泌异常等原因引起。
建立固定就寝时间,避免周末补觉超过1小时,午睡控制在20分钟内。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电子设备,保持卧室黑暗安静。
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睡眠错误认知,正念训练帮助缓解焦虑。家长需关注孩子情绪变化,避免施加过多学业压力。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适用于昼夜节律紊乱,短效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唑吡坦可用于短期治疗,中成药乌灵胶囊具有安神功效。
经颅磁刺激可调节大脑兴奋性,光照疗法能纠正生物钟紊乱。需在专业机构进行10-20次疗程。
建议晚餐避免油腻食物,睡前可饮用温牛奶,白天保持适量运动但睡前3小时避免剧烈活动。持续失眠超过2周需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