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脱肛可通过手法复位、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脱肛通常由便秘、腹泻、营养不良、先天性直肠发育不良等原因引起。
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学习正确复位手法,用石蜡油润滑后轻柔推回脱出直肠,复位后让宝宝保持俯卧位休息。急性期可配合温水坐浴缓解水肿。
家长需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可给予苹果泥、西蓝花泥等辅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母乳喂养母亲应同步调整饮食结构。
顽固性脱肛可遵医嘱使用枯痔注射液、复方角菜酸酯栓、地奥司明片等药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黏膜修复。需警惕药物过敏反应。
先天性直肠脱垂或反复发作患儿,可能需进行直肠悬吊术或肛门环缩术。术后家长需特别注意伤口护理和排便管理。
日常避免让宝宝久坐便盆,便后及时清洁肛门,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发现直肠黏膜持续外翻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