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性腹泻可能伴随排气增多,常见于婴幼儿喂养不当或成人长时间空腹后进食。饥饿性腹泻通常由胃肠蠕动异常、消化液分泌失衡、肠道菌群紊乱、继发感染等因素引起。
空腹状态下肠道蠕动加快,进食后未充分消化食物刺激肠壁,建议家长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补液盐。
饥饿导致胆汁和胰酶分泌不足,脂肪消化障碍诱发腹泻,家长需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长期饥饿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致病菌过度繁殖产生气体,表现为腹泻伴腹胀排气,可通过布拉氏酵母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乳酸菌素片等益生菌制剂调节。
饥饿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可能继发病毒或细菌性肠炎,需及时就医排查,医生可能根据病原体选择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蒙脱石散等治疗。
婴幼儿出现饥饿性腹泻时,家长应注意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避免高糖高渗食物,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