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血小板水平通常在发病后4-8周逐渐恢复正常,实际恢复时间受到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并发症发生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轻症患者血小板恢复较快,重症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可能延长至12周以上,需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心脏超声。
发病10天内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显著缩短恢复周期,延迟治疗可能导致血小板持续升高更久。
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或血栓形成时,血小板恢复延迟,需联合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控制病情。
婴幼儿代谢特点及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药物反应,部分患儿需调整用药方案如加用糖皮质激素。
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心脏功能,血小板持续异常需警惕冠状动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