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可能对心脏、脑、肾等器官造成危害,严重时可引发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并发症。心律失常的危害程度主要与类型、持续时间、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可能诱发心肌缺血、心功能减退,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治疗需纠正心律失常并改善心肌供血,药物可选胺碘酮、美托洛尔、普罗帕酮。
房颤等心律失常易形成心源性血栓,引发脑栓塞。需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
严重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时,可能引起肾灌注不足。治疗需恢复正常心律,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全身器官急性缺血,需立即电复律。长期心动过缓可能引起乏力等全身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心电图,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刺激性饮食,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