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位置性眩晕可通过耳石复位、前庭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通常由耳石脱落、前庭功能障碍、头部外伤、梅尼埃病等原因引起。
耳石复位是首选治疗方法,通过特定头位变动使脱落的耳石回到原位。医生可能采用Epley法或Semont法进行操作,通常1-2次治疗即可缓解症状。
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增强前庭代偿功能,改善平衡障碍。训练包括Brandt-Daroff练习等,需在专业指导下重复进行,通常持续4-6周见效。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眩晕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地西泮、氟桂利嗪等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与前庭抑制剂、改善微循环药物有关,通常表现为眩晕、恶心等症状。
手术治疗适用于顽固性病例,可能采用后壶腹神经切断术或半规管阻塞术。手术可能与解剖异常、反复发作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长期眩晕、平衡障碍等症状。
建议避免突然转头或低头动作,保持规律作息,眩晕发作时立即坐下防止跌倒,必要时可佩戴防跌倒警报器。